<2013/3/29>
當天天氣陰暗' 去年與村上同騎鐵馬'
由他帶領往醍醐寺參加一年一度醍醐寺之豐太閣花見行列
當時沒時間往境內仔細欣賞'
這次想為賞桜而行' 可惜遇到壞天氣...
雖然天氣不佳遊客也是絡繹不絕' 大家趕著桜花期前來
醍醐寺是京都賞桜排行榜前五名之內' 桜之名所
沒村上當嚮導自己騎車不知路線' 只好搭車囉!
去程有點費時又費錢' 回程知道路線就便宜一點'
先搭JR山陰線往京都駅' 查出在八重口有巴士可直行'
問駅站長' 他叫我搭地下鐵' 我只好聽話順利搭上
(在烏丸御池駅轉東西線往六地藏/浜大津方向)'
在車內想著: JR員工必效忠於JR' 不外流...才會叫我搭地鐵...
到達醍醐駅出口往右走就是往醍醐寺專車乘車處(10分鐘一班)'
專車要買票單程¥200來回¥300' 於是買來回票
▲醍醐寺專車票根(右下)
▲醍醐駅內(紅箭頭方向)
▲醍醐駅街景
▲醍醐寺專車乘車處
之前看到網路文章寫著日本人無讓座習慣,不能說全部'
這天在專車上讓我遇到兩位男高校生將位置讓給老年人'
京都還是保守之地充滿溫暖
▲総門
好興奮呀! 第二度前來醍醐寺'
雖然同地點卻與去年的心情截然不同' 目的不同緣故吧?!!
一到総門便瞧見盛開的桜樹叢' 漂亮極了!!
▲境內
境內又是一堆擺攤搶旺季...
說過不太喜歡這種氣氛' 祭典OK' 顯得熱鬧'
但賞桜総感覺是じゃまと汚れ...
也許賞桜也是一種祭り
▲靈宝館入口
我買的票僅二處使用,所以沒進去
<靈宝館>
內有國宝' 重文4萬件及未指定之文化財' 総共10萬多件'
與日本仏教史' 美術史貴重資料的寺宝收藏'
春季與秋季一般公開供民眾參觀
▲唐門
<唐門>(國宝)
唐門又稱『勅使門』' 是為迎接朝廷所派來的使者之門扉'
桃山時代風格' 全体以大膽黑漆塗成' 菊桐四大紋路金箔'
平成22年7月 花費1年半時間修復完成
▲唐門修復前(2005年)(取自醍醐寺HP)
▲報恩院
去年也拍過報恩院旁枝垂れ桜' 今年依然漂亮
<報恩院>
起初建於上醍醐極樂坊是第35代座主憲深僧正的活動據點'
改名『報恩院』之後'
後宇多法皇下令移至下醍醐' 明治時期移築至現在地'
每日午後1:00開始' 堂內有護摩焚火祈福法會
▲報恩院枝垂れ桜
▲西大門
<西大門>
西大門又稱『仁王門』' 豐臣秀賴重建金堂之後'
在慶長10年(1605)時再建
<仁王像> (重要文化財)
兩旁安置的仁王像是平安後期長承3年(1134)'
由仏師勢能與仁增所雕造尊像'
尊像体內有墨書' 納札仏經' 起初安置在南大門再移至西大門
▲西大門與仁王像
▲拝觀料金
在西大門口買拝觀劵' 我買兩處共通劵(大人¥1000)'
進入伽藍與三宝院
▲拝觀劵(右側已被撕掉一張)
雖然先進入伽藍' 之後進入三宝院' 先PO三宝院桜花' 範圍較小'
三宝院內部禁止拍照' 桜樹区很壯觀
(※桜花禁止觸摸)
▲三宝院簡介表
<三宝院> (特別名勝史跡)
永久3年(1115)由醍醐寺第14代座主勝覺僧正所創建'
是歷代座主居住本坊' 現在的三宝院內建物大多數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'
表書院是寢殿造り樣式' 伝説是桃山時期代表建築' 指定為國宝'
三宝院庭園是慶長3年(1598)為了豐臣秀吉的『醍醐の花見』時'
豐太閣親自設計的庭園造型' 充滿桃山時期華麗氣氛
(※三宝院內部禁止拍照)
▲三宝院桜樹
▲三宝院桜
▲桜枝禁止觸摸
▲三宝院
入內脫鞋' 放入塑膠袋自提' 結束時將塑膠袋歸還
以前簡單介紹過醍醐寺' 再次拷貝旧文章
<簡介醍醐寺> (だいごじ) (世界遺產)
山號: 醍醐山' 深雪山(山醍醐寺)
創建: 貞觀16年(874)
宗派: 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
開基者(創建者): 聖寶(しょうぼう)
本尊: 藥師如來(重要文化財)
巡行札所: 真言宗十八本山第12番'
近畿三十六不動尊第23番' 第39番' 西國三十三箇所第11番'
西國藥師四十九靈場第39番' 役行者靈蹟札所
於貞觀16年(874)' 空海孫弟子理源大師: 聖寶所創建'
豐臣秀吉舉行醍醐花見行列之地' 在応仁の乱等等戰役中'
幾度燒失而荒廢掉' 之後' 在1597年'
在豐臣秀吉援助下將許多重要建築物重建' 1939年醍醐山火災'
又將經藏' 清瀧宮本殿等燒燬' 1950年颱風受害等事故'
政府陸續修復' 於1960年全部修復完工1994年'
以古都京都文化財列入世界遺產
醍醐寺以山櫻' 枝垂れ櫻' 染井吉野櫻等種類居多'
約1000株左右是為賞櫻名所
【相關文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