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1)
(入口処有一片黄澄澄稲穂)
妻籠宿属南木曽町、是中山道69宿中、由日本橋算起、是第42宿,也是中山道宿場中、被指定為伝
統建築群保存地区三処之一、三処為:馬籠宿、奈良井宿、妻籠宿、、後両処是最有特色、妻籠宿為其
中之一
妻籠宿是室町時代末期成立的宿場、慶長7年(1602)幕府時期的中山道69宿其中之一、面積1.2
45.4ha,東西3.8km、南北5.5km、共有233棟伝統建造物、内分別有三個地区:宿場、寺下、在
郷
<宿場>:以二階建築風格為主、這児以本陣、脇本陣、間屋最為出衆、由江戸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
期間、大規模建造
<寺下>:以一般間口狭小建物的小型造形為主
<在郷>:以農家造形為主
妻籠宿在昭和43年開始、町政府就在作保存事業、53棟復原完成之後至今、沿続長期整備修復予
定計画、在昭和51年9月4日指定為重要伝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区、理由為:舊中山道上的宿場建物
中心点、及結合四周自然環境、形成江戸時代歴史風格宿場原貌至今
(来此遊玩時、禁止邊走邊吃食物、可到店内用餐、内有許多飲食店)
村上又肚子餓了~ 堅持要吃信州蕎麦麺、此家是手打蕎麦麺、我突然看不到村上、発現他自
個児跑進這家店内。。。(其実、這児有好多家蕎麦麺店)
他点両人分ざるそば(冷蕎麦麺)、我点一人分、吃原味最好~
壁上装飾着古代旅人的飾物、可愛~
大缶是蕎麦湯汁(川湯後留下的汁、可以飲)、小缶是柴魚醤油(つゆ)
冷蕎麦麺一定付蕎麦湯、吃完麺後、口渇時、将湯到入沾醤油的碗裡、如鹹度不足、再倒つゆ調味
(蕎麦湯是有栄養的、B群都溶在裡頭)
蕎麦殻可譲人無料自由拿取、帯回家作枕頭内材料、古時候人們都如此作法、像台湾的緑豆殻?
這是以前的人製造手工味噌時、用它来煮大豆的大釜(だいかま)(大鍋)
指定牌写:手不要放入洞内、危険動作!!!
村上也是好奇寶寶~
<宿場>脇本陣奥谷(国重要文化財)
此処可自由進入、感受一下古代人的生活空間
明治天皇曾経来此脇本陣、短暫過宿
我們来到一家木製店、這児有非常多間木製店、(我曾説明、長野県環山、以農、木為主、生産檜木等
木材、所以、木製品衆多)
村上特別喜歡筷子、以前去北京也是買筷子、現在、在日本。。。也是買筷子。。。
好特別的花器~ 我粉喜歡~
価格非凡的人形娃娃(対我這主婦而言。。。)。但、是人的手工創作、算直得~
現場製作絵馬:木曽駒
<宿場>本陣:現是博物館、供人参観
本陣入館価格表和時間代
古代人所穿的竹皮草履(ぞうり)
因為粉便宜、我叫村上買一足去公司、他叫我自己買、穿去買菜。。。 、如果我真的買了、穿去
超市、一定粉炫~唯我獨尊~
村上説:這是以前人的弁当ばこ、装飯団用
村上叫我看這超大郵便筒
檜木製的手提包
以下相片是:桝形(ますがた)是徳川家康在慶長6年(1601),制定在宿場出入口、必造枡形設
備、使街道形成二度直角弯曲、防止外敵不易入侵的設計、是一種城塞設備、所以、属江戸時代開始
制度的宿場、明治3年開始大平街道改修工程
(次回:下嵯峨屋、在此街道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