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2017/6/4>
東寺東門名物是東寺餅(江戸時代創業的笹屋伊織”弘法さん的銅鑼燒”)
東寺西門名物是創業20年『おはぎ巴屋』的御萩,
糯米或蓬萊米做成的日式甜點是江戶時代在春分與秋分前後3天
祭祀祖先或神祇的供品,視為佛教習俗,
因是萩花和牡丹花開時期,
所以才稱作『御萩(おはぎ)』或『牡丹餅(ぼたんもち)』,
以季節區分的話,牡丹餅是春天,御萩是秋天,
以區域區分的話,關東稱為御萩,則關西稱為牡丹餅,
以飯糰米粒處理方式區分的話,米飯全搗碎叫牡丹餅,搗半碎叫御萩,
細膩區分會搞得霧煞煞,
現在這種甜點隨時吃得到,成了一般甜點,
也不管季節或區域,日式甜點中我最愛吃御萩,
餓得時候是最佳解饞的食物
おはぎ巴屋(おはぎともえや)是我很久以前就知道的御萩專門店,
正好當天來東寺附近用餐,順道來慕名已久的巴屋,
當家老阿嬤(目前90幾歲)是從石川県能登來,將故鄉的味道帶來京都,
剛開始只是做給鄰居吃,得到好評大家叫阿嬤開店才開始營業
沒有扛棒沒有暖簾,只是一間小小民宅
離開お豆腐ラーメン豆八我們騎機車往回走,
經過南大門從旁邊的壬生通進入,突然看見有兩隻白鶴站在東寺外圍河渠旁
正在做日光浴呢!(笑)
可愛模樣很想拍下,於是村上停下車讓我拍照,
我順便錄影下來
(攝影 bernice)
壬生通彎進來在西門前東寺通左轉,轉角處有一間よしだ美容室(上圖)
△東寺通
隔幾間就是おはぎ巴屋
村上將摩托車停在店門口
△おはぎ巴屋
おはぎ巴屋是一般民宅住家,入口非常小,
門口旁供奉一座很像是地藏菩薩的小祠,
成了這家店的地標位置,
雖然沒有扛棒,但有寫著店名的布塊掛在門口的另一邊
這片布塊算是最好認的標誌
入口真得很窄小,上頭有『營業中』牌子,
很肯定今天有營業,我們推門進去
進到裡面也是很窄,
靠牆壁一排椅子是讓客人坐著等候,這家店以外帶為主,
在網路上我查出可以內用,
但不知怎搞得當天店的最內角是用屏風圍住
並不能內用,所以我們只好外帶回家,
左邊大窗口是廚房兼取物結帳處,
窗口內看見一位中年男士與一位老阿嬤在現捏御萩,
中年男子也負責與客人交涉,老阿嬤可能就是初代傳人唷!
因距離太近不好意思拍照,只好拍入口小木門,
中年男士說如果要點大豆口味可要等約10分鐘才有,
才10分鐘我們很樂意等候
等候時間我們站在外面四周晃晃,
最近我們各忙自個兒事情,沒時間練車,
晴朗天氣騎士都出遠門囉!
買好御萩我們再去探視婆婆,
院外種植很多小花,同花辮有多種顏色
沒現吃拿回家一看~變形了~
幸好我是個不在乎外型漂亮與否的人
好吃在紅豆泥有鹽巴味,吃的時候並不覺得膩口,
而且甜度剛好不會過之
紅豆泥餡料非常飽滿,我們各品嘗兩顆,
很適合配茶食用,一顆才130円並不貴,
這家店的御萩很值得買來吃,雖然阿嬤不是京都人,
店鋪歷史也沒到百年之久,不過充滿著媽媽味道,
樸實平凡的傳統甜點總是令人回味無窮,
目前我還有兩家還沒吃到,靠近五条通的『今西軒』
及之前空跑一趟的東山祇園『小多幅』,
這兩家在京都也是口碑不錯的御萩専門店
【相關文章】
おはぎ巴屋
【所在地】
京都市南区八条内田町76(東寺西門前)
【TEL】
075-671-7040
【營業時間】
10:00~18:00(賣完為止)
【定休日】
水曜日,木曜日(週三和周四)
【交通アクセス】
乘坐近鉄至『東寺駅』下車,徒歩約10分鐘
【食べログ】
https://tabelog.com/tw/kyoto/A2601/A260101/26014275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