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2016/10>
在家做水餃是10月份的事,也忘記是哪一天,
這次將水餃皮擀得不錯,做個紀錄才能下次再運用,
上網取得多位料理專家的經驗,
理所當然以我最愛的Carol老師的食譜為先,
她的食譜成功率很高
日本水餃大多是以煎餃調理,
身為台灣人的我偏愛清爽不油膩的水煮餃子,
但日本超市販賣的現成餃子皮太薄也沒嚼勁,
倒是蠻適合油煎方式,
因此當天我自個兒擀水餃皮,
雖然耗時間卻能滿足自己
先從內餡做起,做好放入冷藏,
趁空檔時間可以做餃子皮(如果先擀皮再做內餡也可以)
《水餃內餡》
【材料】
豬絞肉450g,高麗菜200g~250g,蔥末1支,
薑末適量,雞蛋1顆
【調味料】
雞粉(鶏からスープ素)1T~2T,鹽1/2t,
醬油2T~3T(喜歡沾醬吃就放少點),
酒1T,香油1/2T,白胡椒粉少少
【作法】
1. 先將高麗菜切細(我切的不是很標準要更細),
撒點鹽巴放5分鐘再捏絞不要的菜汁,
(高麗菜一定要先醃鹽除水分,才不會包的時候產生濕黏)
2.所有食材與調味料放入拌至略帶黏稠狀(香油除外),
如果覺得內餡太乾就加一點水
3.等內餡攪拌均勻之後,最後滴入香油再拌勻
4.完成之後放入冷藏至少30分鐘,
這樣比較好包餡,直接包也可以
愛玩麵粉的人可以像我一樣將擀水餃皮當娛樂(笑)v(≧∇≦)v ~♪
我較鼓勵大家自己動手擀皮,成就感就此產生
水餃皮作法是參考Carol老師的食譜
http://caroleasylife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_2.html
http://caroleasylife.blogspot.com/2009/10/blog-post_27.html
網路另一位料理達人寫說
麵粉與水的比例為46%~48%比較好擀皮,
也就是說麵粉與水的比例大約2:1,
這次我的水餃皮是用50%製作
《紅蘿蔔水餃皮》
【材料】
高筋麵粉150g,低筋麵粉150g,紅蘿蔔汁150cc,鹽1/4t
【作法】
1.將所有材料放入麵包機裡攪拌(按製作烏龍麵的按鍵),
也可以用手揉麵團至光滑(Carol老師是說大約揉7~8分鐘)
2.揉好的麵糰放置鋼盆中噴一點水在表面,
蓋上保鮮膜鬆弛1個小時
3.板子上撒點手粉,鬆弛後的麵團揉成直徑2.5cm長條狀,
再切割小劑子,每個重量15g,
然後將小劑子揉圓用手掌根壓扁,
再一個個擀成薄圓片
(上圖兩種顏色的皮是我在同一天做兩種皮,原味與紅蘿蔔)
(食譜僅以紅蘿蔔皮為準)
每一片重疊之前要先灑粉,不然放久會黏在一起
4.最後就是愉快的包餃子時間
盤子表面先灑一點麵粉,
將自己喜歡的內餡份量包進去,包餃子皮的花樣很多種,
自行選擇,
包餃子時記得在皮周圍沾一點水才能黏合
【7種包餃子方法YouTube】
好了~完成了~我是自己隨興摺皮,
不怎麼整齊漂亮的摺紋,呵
5.用深鍋煮沸水,放入想吃的份量
中火煮沸,再加1/2杯的水再煮沸即可撈起食用
餃子店都會淋入少許香油防止沾黏,
如果不想多吃不必要的油可省略
村上一盤我一盤,幸福盡在不言中,
用朋友給的辣豆瓣當佐料,
我們習慣沾辣豆瓣和醋
這次擀的皮很Q,厚度也有,
可以再擀薄一點沒問題,
大片的餃子皮也比較好包餡,
內餡方面我覺得還可以再加一點鹹味,
但因有沾醬也就彌補略淡的味道,
因我這次加的醬油只有2T
剩餘吃不下的用包鮮膜包好之後放冷凍,
我是直接用盤子裝,也可以用盒子容器
<2016/11/26>
今年是第二次曬柿餅,去年在日網學了自製方法,
但因沒買到澀柿子以致在柿肉上鑽洞,
掛久柿肉會撕開斷裂
今年追紅葉時在八幡市買到便宜澀柿子超開心~ ♪(≧∇≦)/
8粒480円比家附近的超市便宜200円,賺到~哈!
曬柿餅非常簡單,大家都會做
而且有蒂頭唷!方便綁繩吊掛,
日本柿子種類眾多,哪種適合當柿餅?
日網是寫隨手可得的柿子就能製作,
但還是以澀柿子較適合製成柿餅,
澀柿子外型尖橢圓未成熟時帶苦澀味,
熟成後自然轉甜,也可用蘋果催熟或川燙去除澀味,
澀柿子種類也不少,那又哪種適合做?
日網裡沒寫
【柿子種類】
http://foodslink.jp/syokuzaihyakka/syun/fruit/kaki5.htm
《曬柿餅》
【材料】
澀柿子8粒,尼龍繩,刨刀,剪刀,一鍋熱水
【作法】
1.先將每粒柿子去皮沖洗一下
2.再用尼龍繩將每個柿子固定綁好,
綁的時候一定要有間隔,
最上端留一個吊掛的環狀圈圈
3.吊掛之前一定要先川燙5秒左右,
這是為殺菌的一個重要動作(參考日網得知)
4.然後掛在陽台自然風乾,
約1星期至10天後每個用手輕捏柿肉,
再過幾天同樣動作,如此吊掛3星期
精醬系有梗好綁多了,
希望今年也能製作成功,
村上不是很愛吃柿餅,所以也沒做很多啦!
幾顆應景一下過過年節
【相關文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