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2017/1/18>
以前我阿祖(曾曾祖母)每到節慶或過年都會忙著炊粿綁粽,
以前老一輩長者的雙手非常巧,好像什麼都會做,
而且樂於忙碌這些事,生米磨漿壓水做粿粹等等全程一手包辦,
到我媽媽的年代開始買市場現成的年糕,發糕,肉粽,
後來阿祖年邁仙逝,她的手藝就此失傳...(嘆),
那時我才小學4年級,
如果那時年紀再大一些的話,也許能得到阿祖的真傳,
現在談這些都於事無補,
婚前還曾經瘋狂買書想學所有台灣的傳統小吃
去年4月底回台(尚未編輯)買一包日正牌在來米粉帶回日本,
一直沒時間使用放到賞味期限即將到期,
今年在台灣農曆年前想到,當天拿出來準備做蘿蔔糕,
正好冬季的白蘿蔔甜又多汁,這時候做最恰當不過,
以前做過一次水分放太多,吃起來的口感不太像蘿蔔糕,
今年上網研究料理達人的作法,
看到大家的粉與水的基本比例為1:5(連同蘿蔔絲重量一起合計),
這次故意將水分稍微減量,大約以1:4.5的比例來做,
因我喜歡吃帶硬的蘿蔔糕,所以選擇做台式蘿蔔糕,
而港式蘿蔔糕口感較軟
這次依然參考我最愛的Carol老師食譜與Yahoo美食部落客薇琪
《Carol老師》台式蘿蔔糕
《薇琪》電鍋作法台式蘿蔔糕
日本不是沒有在來米粉,
在來米粉在日本叫做『上新粉(じょうしんこ)』,成分同樣以稻米製成,
但是價格卻比台灣貴些,
既然回台就買台灣正宗在來米粉來做囉!
大家來日本大多買日本的新奇食物或流行商品,
我回台則找尋許久沒吃的懷念食物,
所以在台灣人眼裡垂手可得的在來米粉,油蔥酥等,
對我卻是最珍貴的食材
當天先去超市買乾香菇和金腳蝦,
這兩樣也是蘿蔔糕的靈魂,缺一不可,
但這兩樣食材很貴,一包20g金腳蝦賣200円
平常絕對不會買
《台式蘿蔔糕》
【材料】
台灣日正牌在來米粉500g,白蘿蔔1條(去皮後1078g),
乾香菇4個(浸泡熱開水),金腳蝦20g(浸泡料理酒),燒肉8片,
拌粉用水500cc,炒食材用水650cc(包括泡香菇水),紅蔥酥約4T,
沙拉油2T~3T
(※總水量:拌粉水500cc,炒食材水650cc(包括香菇水),白蘿蔔絲1078g)
【調味料】
醬油2T,雞粉4T~5T,鹽2t,白胡椒粉3T
【沾醬】
醤油,白醋,豆瓣醬,香油,蒜泥各適量
【作法】
1.先將白蘿蔔去皮,然後刨成粗絲
刨絲後秤重,淨重1078g,
2.接著將在來米粉與500cc的水攪拌均勻
3.乾香菇洗淨泡熱開水(比較快軟)到軟,取出瀝水去蒂切丁,
金腳蝦洗淨泡料理酒約10分鐘,取出瀝水切丁
4.燒肉取8片切丁,食材相片沒拍燒肉,燒肉是臨時起意放入,
我還是喜歡蘿蔔糕裡放一點肉類,
絞肉太油膩,臘肉太貴,就以燒肉充數,
日本燒肉和火腿類似,
只是前者為整塊肉經過處理漬味密封,
後者是使用綜合肉類的加工食品
5.炒鍋內放沙拉油,燒肉丁,香菇丁,金腳蝦丁放入炒一下
6.再加入水650cc(包括泡香菇水)與所有調味料,
蓋鍋,小火煮約7分鐘
7.再放入白蘿蔔絲煮至入味
8.油蔥酥放入拌勻
9.將在來米粉漿慢慢倒入,以小火邊煮邊攪拌均勻,
煮至濃稠狀為止
不好意思~上圖感覺有點噁心~
發現一包500g在來米粉的分量太多,我的炒鍋裝不下都快溢出來,
下次不是要換鍋子或者將粉量減少才好操作
10.將炒好的粉漿倒入鋪好防沾的烘培紙容器裡,約7分滿,
表面稍微抹平整修一下
(※我的烘培紙略塗上一層薄沙拉油)
(※容器使用戚風蛋糕分離式烤模)
11.放入沸水蒸鍋中,蓋鍋大火蒸1個小時
(※視容器大小深淺決定蒸熟的時間)
12.取出後放置冷卻,除去容器與烘培紙再切塊或切片,
即可食用
(※剛蒸好過軟請勿切食,等冷卻後較好切)
《台式蘿蔔糕電鍋版》
因粉漿煮得太多,一個戚風蛋糕烤模裝不下,
剩餘粉漿倒入大同電鍋的內鍋,同樣先鋪烘培紙,
外鍋放2杯水(米杯)後按下開關約蒸1個小時20分鐘,
如果2杯水還未蒸熟就再加入半杯水左右蒸熟它
(※1杯水約30分鐘,2杯水約60分鐘,以此類推)
2份蘿蔔糕都蒸好了~我迫不急待想吃,
電鍋版還沒置涼已被我吃掉一半(請勿模仿),
看我有多麼想念台灣食物
食用時切片,鍋內放油煎至金黃色即可
日本沾醬不像台灣那麼方便,
醬油膏啦~甜辣醬啦~通通沒有,
只能自己調製沾醬,沾醬也沒規定哪種,
餃子用醬汁或肉粽用醬汁皆可,
我使用沾餃子的簡易醬汁(請參考上面的沾醬配方)
加入一點辣醬和醋蠻不錯吃,
這次做得非常成功,蘿蔔糕的味道也好吃,
有像台灣賣的唷!
但我還是做不出阿祖的味道...
這麼多的蘿蔔糕讓我和村上滿足好幾天╰(✿´⌣`✿)╯♡